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新闻 > 正文

“除三害”的周处,现实中唯一故迹就在南京

2024-05-19

随着电影《周处除三害》走红全网、票房破亿,南京城南的一条僻巷、少有人光顾的一处门楼、稍显破败的一个院落,游人也渐渐多了起来。原来,这里写有五个大字:周处读书台。

“周处除三害”的故事,最早见于《世说新语》。相传三国时,有一位名叫周处的少年,父亲很早就去世,因而少人管束,于是他性情急躁、为祸乡里。同时,他也行侠仗义,当听说城外南山常有猛虎伤人,河中又有蛟龙肆虐时,周处决定上山杀猛虎,下河缚蛟龙,历经三天三夜还未返回。

这时,乡亲们以为周处已经和猛兽同归于尽,于是尽皆欢庆。周处除害后回去才发现,大家正在为自己的死亡而欢庆。于是,他瞬间明白,原来乡亲们心中的“三害”还包括自己。

随后,周处便改过自新,拜师精进学业,并终成良才。周处本是阳羡,也就是今天江苏宜兴人。他出身名门,祖父周宾和父亲周鲂都是孙吴政权名将。浪子回头的周处,自然也有名师指点,那就是东吴名士陆机、陆云。熟悉书法的朋友都知道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草隶书法作品《平复帖》乃是国宝,其作者便是陆机。由于二陆身在吴国都城建业,于是周处也来到了这里。

平复帖

建业,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。刘备曾派遣诸葛亮到这里,因目睹此地山河形势,诸葛亮发出千年一叹:钟山龙盘,石头虎踞,此帝王之宅。

来到南京后,相传周处在老虎头读书学习。这是中华门东的一条小巷,东起江宁路,西接边营,不过百米左右长度。孙吴都城建业主要位于淮水(今外秦淮河)以北,周处读书的地方恰在城中。

老虎头位于“老门东”街区以东,外秦淮河以北

相传,老虎头正是因为周处斩虎后将虎头埋葬于此得名。不过,提着一颗虎头大老远从宜兴赶到南京,实在太过拉风,也太过无聊。另有说法认为,这里曾是东吴名臣张昭府前的水塘,因张昭获封“娄侯”,得名“娄湖头”。后水塘干涸变为居民区,“娄湖头”被俗化为“老虎头”。虽然这种解释在逻辑上也拐了几道弯,却更加合理。

具体来说,周处读书台在今天的老虎头巷43号,周处居于此时还担任了吴国负责修史的东观左丞。周处字子隐,这里时称“子隐堂”。周处的故事世代流传,到了明朝,顾起元在《客座赘语》中称这里为“周孝侯读书台”,“读书台”的说法便延续下来。

由于周处为官有方,即使后来晋朝取代了孙吴,依旧在朝为官,担任过新平太守、广汉太守、御史中丞等职。后来,在西征氐羌过程中,他战死沙场,被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。清代杜诏作有一首《周处读书台》,评价周处“在朝能独立,致命见孤忠。始信读书效,因高力战功。”周处改过自新、从善如流、励志好学、文武兼备的故事,值得后人学习。

“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衰草凝绿。”今天的周处读书台院内,已经变为寻常人家住处。旧时,这里曾有周处画像,像前立有牌位,上书“晋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周孝侯讳处字子隐之位”字样,以示对这位传奇人物的缅怀。

在名人雅士如过江之鲫的南京,周处读书台并不惹眼,仅为一处市级文保,默默印证着六朝(孙吴、东晋、南朝宋、南朝齐、南朝梁、南朝陈)南京的伟大。那时的南京,城中二十八万余户,有学者认为可能达到百万人口,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,六朝繁华尽汇聚于此,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“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六朝南京

一鸣天下晓,我是闫晓鸣说城,欢迎关注~

随着电影《周处除三害》走红全网、票房破亿,南京城南的一条僻巷、少有人光顾的一处门楼、稍显破败的一个院落,游人也渐渐多了起来。原来,这里写有五个大字:周处读书台。

“周处除三害”的故事,最早见于《世说新语》。相传三国时,有一位名叫周处的少年,父亲很早就去世,因而少人管束,于是他性情急躁、为祸乡里。同时,他也行侠仗义,当听说城外南山常有猛虎伤人,河中又有蛟龙肆虐时,周处决定上山杀猛虎,下河缚蛟龙,历经三天三夜还未返回。

这时,乡亲们以为周处已经和猛兽同归于尽,于是尽皆欢庆。周处除害后回去才发现,大家正在为自己的死亡而欢庆。于是,他瞬间明白,原来乡亲们心中的“三害”还包括自己。

随后,周处便改过自新,拜师精进学业,并终成良才。周处本是阳羡,也就是今天江苏宜兴人。他出身名门,祖父周宾和父亲周鲂都是孙吴政权名将。浪子回头的周处,自然也有名师指点,那就是东吴名士陆机、陆云。熟悉书法的朋友都知道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草隶书法作品《平复帖》乃是国宝,其作者便是陆机。由于二陆身在吴国都城建业,于是周处也来到了这里。

平复帖

建业,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。刘备曾派遣诸葛亮到这里,因目睹此地山河形势,诸葛亮发出千年一叹:钟山龙盘,石头虎踞,此帝王之宅。

来到南京后,相传周处在老虎头读书学习。这是中华门东的一条小巷,东起江宁路,西接边营,不过百米左右长度。孙吴都城建业主要位于淮水(今外秦淮河)以北,周处读书的地方恰在城中。

老虎头位于“老门东”街区以东,外秦淮河以北

相传,老虎头正是因为周处斩虎后将虎头埋葬于此得名。不过,提着一颗虎头大老远从宜兴赶到南京,实在太过拉风,也太过无聊。另有说法认为,这里曾是东吴名臣张昭府前的水塘,因张昭获封“娄侯”,得名“娄湖头”。后水塘干涸变为居民区,“娄湖头”被俗化为“老虎头”。虽然这种解释在逻辑上也拐了几道弯,却更加合理。

具体来说,周处读书台在今天的老虎头巷43号,周处居于此时还担任了吴国负责修史的东观左丞。周处字子隐,这里时称“子隐堂”。周处的故事世代流传,到了明朝,顾起元在《客座赘语》中称这里为“周孝侯读书台”,“读书台”的说法便延续下来。

由于周处为官有方,即使后来晋朝取代了孙吴,依旧在朝为官,担任过新平太守、广汉太守、御史中丞等职。后来,在西征氐羌过程中,他战死沙场,被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。清代杜诏作有一首《周处读书台》,评价周处“在朝能独立,致命见孤忠。始信读书效,因高力战功。”周处改过自新、从善如流、励志好学、文武兼备的故事,值得后人学习。

“六朝旧事随流水,但寒烟衰草凝绿。”今天的周处读书台院内,已经变为寻常人家住处。旧时,这里曾有周处画像,像前立有牌位,上书“晋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周孝侯讳处字子隐之位”字样,以示对这位传奇人物的缅怀。

在名人雅士如过江之鲫的南京,周处读书台并不惹眼,仅为一处市级文保,默默印证着六朝(孙吴、东晋、南朝宋、南朝齐、南朝梁、南朝陈)南京的伟大。那时的南京,城中二十八万余户,有学者认为可能达到百万人口,堪称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,六朝繁华尽汇聚于此,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“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六朝南京

一鸣天下晓,我是闫晓鸣说城,欢迎关注~

相关阅读

今日热点

小编推荐